創新中國丨探尋“前海模式”背后的發展密碼
《創新中國》——看見創新最活躍的地方。《創新中國》是人民網新推出的財經調研欄目。欄目將深入一線,探訪創新要素最集中最活躍的地方和企業,重點發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誕生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充分展現各地政府及各類經營主體煥發新動能、闖出新天地的創新精神與生動實踐。
八月的南粵大地,生機盎然。站在前海石旁遠眺,西側沿江高速車流不息,東側摩天大樓燈火通明。
推進前海開發開放,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改革開放重大舉措。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公布,為前海擘畫新的圖景。
從規劃定位到開發建設,從探索路徑到形成“前海模式”,14年間,前海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荒灘涂”變身“聚寶盆”,“方寸地”做出“大文章”,走出了一條富有前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前海如何在短短十幾年繪就新時代改革開放的精彩畫卷,本期《創新中國》,人民網財經研究院調研團隊深入前海多個部門調研,全方位了解“前海模式”的特點亮點,探究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經驗。
興業:“金融”與“科技”雙輪驅動
“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是前海的總定位。近年來,前海充分發揮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政策和區位優勢,為來內地創業就業的港人港企、外資企業及外籍人士鋪就發展“快車道”,凝聚強大的前海引力。
2023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三十條金融改革創新舉措,涵蓋民生金融、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現代金融產業發展、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加強金融監管合作等多個方面。
一直以來,跨境支付和匯款通道不暢都困擾著深港兩地居民的生活及商務往來。“以往香港人來內地,需先將港幣換為人民幣,再使用人民幣進行消費。在電子支付盛行的今天,這樣的問題已得到很好解決。”一位在前海創業的香港青年這樣感慨。
得益于政策護航和深港“雙向奔赴”的協作機制,近年來,不少企業和機構積極開展服務民生的金融創新,前海金融三十條落地后,相關業務和舉措進一步升級落地,財付通金融服務便是其中一個。
為了便利眾多在前海港資、外資企業工作的外籍人員,助力港企港人在前海創業創新,財付通持續優化線上支付服務,提升外卡支付體驗。
據財付通外匯業務負責人戴海勇介紹,為優化支付服務,財付通推出“外包內用”與“外卡內綁”兩大產品。利用“外包內用”,香港居民可使用微信支付香港錢包(WeChat Pay HK)來中國境內掃碼消費,無須綁定內地銀行卡,人民幣消費金額也會自動轉換成港元,以港元結算。利用“外卡內綁”,財付通與國際六大卡組織合作,讓國際卡也能掃碼支付。境外來華人士無論是在大型購物商場、五星級酒店還是街邊的煙火小店均可使用微信支付。
“因深港合作而生,因深港攜手而興,前海肩負著為香港發展擴大空間,為香港的結構優化發揮杠桿作用的時代使命。”前海管理局副局長王錦俠說,聚焦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前海著力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香港建立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聯系紐帶。
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就是深港攜手的真實寫照。聚焦“深港協同、科技創新、產業培育”三項使命,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以高效的計算能力和強大的存儲能力,為深港兩地人工智能企業和機構提供優質、高效的算力服務支持。
“在深港協同方面,智算中心依托香港優勢資源,集合智能計算服務、交叉研究和產業創新三位一體,以智能化技術手段,實現深港產業間的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同時,我們也持續深化與香港科學園、數碼港及多所香港高校的合作,滿足香港用戶對高性能算力的迫切需求,填補人工智能算力缺口,帶動深港科創合作走深走實。”前海科創集團副總經理任軍說。
惠民:事業與生活兼得的港澳“新家園”
深港雙城,一衣帶水。以事業留人的同時,前海更以便利的生活留人。
在深圳前海,香港青年陳琳不僅開啟了職業生涯新篇章,也在這片熱土上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宜居生活體驗。
“作為在前海工作的港人,我覺著這里的居住體驗很好,醫療等生活配套也很齊全。前海國際人才港社區健康服務站(以下簡稱‘社康站’)讓我能不出前海,就享受到與國際接軌的港式診療服務。”陳琳說。
據社康站工作人員介紹,區別于國內其他社康的全科醫療,該社康站是前海首家國際化社康,采用港式全科服務模式,更符合國際人士的就醫習慣,出診的全科醫護都具有相應國際教育培訓經歷和資質。
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像社康站一樣的惠民服務,前海吸引著越來越多來自港澳、內地,甚至國際人才扎根在此,讓奮斗在前海一線的人才無后顧之憂,讓前海真正成為港澳“新家園”。
除了國際化的醫療服務,在文旅產業上,前海也不遺余力。文旅產業既是拉動經濟的生力軍,也是打造灣區美好生活的必修課之一。
為此,前海積極開發當地旅游資源,堅持多產業與文旅的跨界融合,創新推出不少融合型項目。由深圳市文體旅游局與招商蛇口牽頭,深圳招商迅隆船務有限公司為運營主體的深圳濱海游船旅游項目——“灣區海上游”就是這其中的代表。
在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灣區海上游”以郵輪為載體,營造多元活力的海洋城市生活和豐富的海洋文體旅游消費場景,展現濱海城市和大灣區獨特魅力。“該項目將為國內郵輪旅游市場復蘇增添動能,推動藍色經濟發展,打造濱海高品質文旅新名片。”灣區游輪工作人員說。
善治:制度創新動力強勁
深港規則對接是前海建設的重要命題。
2023年5月,經深圳市政府同意,前海印發實施《前海建設工程管理制度港澳規則銜接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工程管控、工程調解、計量計價、EPC管理、招標投標、規劃設計等領域提出14項改革措施,選取試點項目,形成與港澳及國際規則緊密銜接的工程管理制度。
此前,香港建設工程管理規則普遍與國際接軌,內地與港澳規則存在一定差異,主要表現在責任主體、計量計價體系、工程總承包模式、政府工程招投標與合同模式、爭議解決方式等方面。
“《方案》借鑒了香港及國際工程建設模式和經驗,最大的變化是創新推行建筑師負責制。來自香港的建筑師及其顧問團隊,不僅從項目圖紙階段就參與設計,而且后期的施工建設到最終整體交付,他們也會全過程負責。此外,工程參與方也不同于內地施工中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組成的‘五方責任主體’,而是轉變為建設方、建筑師團隊、施工方組成的‘三方責任主體’,對標國際。”前海管理局建設管理處副處長張帆介紹說。
除了工程管理規則對接,2022年9月,海關總署出臺《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若干措施》,從“推進深港規則對接、促進跨境要素便捷流動、支持建設深港現代服務業綜合保稅區”三方面推出18條措施(下稱“18條”),積極推動深港跨境貿易監管規則對接。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位于深圳西部、珠江口東岸,集聚“海、陸、空”多種交通網絡,具有深港融合圈、空港輻射圈、海港服務圈“三圈疊加”效應于一體的絕佳區位優勢,既是國家新一輪改革的戰略前沿和創新高地,也是深港共建國際大都會的啟動區。
“‘18條’很好地推進兩地檢驗監管規則和檢測標準銜接,試點‘一次檢測、一次認證、一體通行’,促進深港進出口監管規則制度‘軟聯通’”,深圳海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今深港酒類只需‘兩地一檢’、港人憑證明入境時可帶特定藥物、科研用生物物質通關給予‘優先’……從事跨境貿易的企業,以及往返深港兩地的港人能明顯感覺到深港間要素的流動越來越便利。”
以改革破題、以創新引路,制度創新正是前海加速發展的“源動力”。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前海合作區累計推出805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88項全國復制推廣,成為“一國兩制”框架下先行先試、引領制度創新的“策源地”。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前海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聯接世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研究員說<<<
縱觀經濟發展大局,只有在改革創新上先行一步,才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本期《創新中國》,人民網財經研究院調研團隊深入前海多個部門進行調研,在那里,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前海的改革動力、創新活力和開放張力。
我們觀察到,作為改革創新高地,一批原創性、引領性、系統性改革舉措從前海走向全國;作為對外開放的樞紐,一批聯通港澳、接軌國際的開放措施在前海落地生根;作為充滿希望的熱土,一批又一批港人港企,跨過深圳河,在前海實現夢想。
堅持“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戰略使命,前海正全力打造深港對接更密、制度創新更廣、開放層次更高、輻射作用更強的高質量發展示范地。在這里,不僅能管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絢麗圖景,更能近距離感受中國式現代化和改革開放的新發展成果。
初秋時分,碩果初結;深圳前海,生機勃勃。歷史往往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和搏擊者,前海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拼搏。前海,向前!
——人民網財經研究院研究員 景玥
“創新中國”系列財經調研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